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本項目位于石嘴山市惠農區和平羅縣境內,由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段和精細化工園區連接線組成。
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段全長5.07km,黃河特大橋長3.398km。起點位于簡濱公路K31+890處,隨后路線向東南偏離簡濱公路線位,在K32+500附近設置禮和互通式立交與濱河大道實現交通流轉換,之后路線繼續向東南方向布設,設黃河特大橋先后跨越濱河大道、黃河后,終點接G244線,終點樁號K36+960。按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24.5m,路面寬23.0m,橋面凈寬21.5m。共設置黃河特大橋3.398km/1座,涵洞20道,設置互通立交1處,設主線收費站1處(含收費站、超限檢測站、養護工區、管理所)。
精細化工園區連接線全長4.74km。起點LK0+000順接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段終點K36+960,與G244線構成十字平面交叉,之后沿東南方向布設,穿越精細化工園區南側,終點LK4+743與紅陶公路、紅賽公路連接線相接,構成十字平面交叉。連接線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12.0m,路面寬10.5m,涵洞17道。
本項目工期為3年,2016年10月開工,2019年10月竣工。本項目總投資113761萬元。
2014年12月28日,原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以寧環審發[2014]58號文批復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同意項目建設。2015年8月2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以寧發改審發[2015]314號文批復項目初步設計文件。2016年9月2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以寧交函[2016]511號文批復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本工程實際環境保護投資2226萬元,比環評階段環保投資增加了17.82萬元。
二、工程變動情況
與環評階段相比較,項目主要變更如下:
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段實際路線長度減少263m,黃河特大橋長度增加24m,涵洞增加1道。總投資較環評階段增加7235萬元。
三、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落實情況
項目嚴格執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基本落實了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落實了降噪、防塵及污(廢)水處理等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實施了水土流失工程防治、施工跡地恢復與利用等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
本項目嚴格執行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基本落實了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通過資料核實和現場調查,總體來看,建設單位基本落實了批復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
1、聲環境影響調查
通過監測,項目驗收階段選擇監測的敏感點現狀噪聲值晝間和夜間均達標,沿線聲環境質量較好,項目交通噪聲對環境的影響滿足標準要求。
由交通斷面監測結果可知,在不考慮障礙物降噪且基本平路基(不考慮聲影)情況下,晝間2類區(≤60dB)達標距離為25.4m;夜間2類區(≤50dB)達標距離為19.0m;在現有的車流量下,衰減斷面交通噪聲值隨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小;對于斷面衰減斷面最遠點(120m)和最近點(20m)總衰減量晝間為14.6-15.7(A)之間,夜間為15.1-16.4dB(A)之間。
由24小時連續監測結果可知,全天晝間最大噪聲監測值為58.7dB(A),出現時段為15:00-16:00,夜間最大值49.0dB(A),出現時段為5:00-6:00;晝間,噪聲值變化具有以下特點:噪聲值峰值出現在14:00-16:00時段內,6:00-10:00時段內噪聲值較低,其余時段噪聲值變化幅度較小;交通噪聲的峰值時段和車流量的峰值時段完全重合,監測噪聲值與車流量基本成線性關系,監測值隨車流量的增減而升降。
2、地表水環境影響調查
①水環境敏感保護目標
經調查,本項目沿線跨越黃河、灌渠,經過黃河以特大橋形式跨越,灌渠以涵洞形式經過,常年有水的僅有黃河。
②施工期環境影響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項目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管理,施工廢水通過設置的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營地等臨時占地嚴格按照環評選址要求進行選址。施工營地內的生活污水通過化糞池統一收集處理后用于場址綠化。
總體看來,工程施工對沿線地表水水質影響較小。施工期未發生水質污染事故。
③營運期地表水影響
項目建設有完善的公路排水設施,收費站內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經處理達標后夏灌冬儲。通過監測,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綠化標準,滿足驗收標準規定的限值要求。運營單位針對黃河編制了《風險應急預案》。項目試運營至今,沒有污染事故的發生。
3、環境空氣影響調查
①施工期影響
本項目實際使用瀝青混合料采用外購形式,采用密閉罐運輸到施工現場,由高效瀝青攤鋪機進行現場灘鋪作業。水泥混凝土采用現場集中拌和方式,混凝土拌和樓安裝有噴淋設施減緩影響,拌和站占地類型為荒地,其上下風向處也均為荒地,150m范圍內無環境空氣敏感點,周邊影響區內無居民分布,拌合站設置符合《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JTGB04-2010)相關要求。施工單位施工機械均選用運行良好的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科學養護,減少了尾氣排放。施工單位安排專門的灑水臺車對工程施工區域和臨時占地區產生揚塵區域進行灑水抑塵,對施工生產生活區和運輸路線及鄰近敏感點區域均加大了灑水降塵頻次。對施工生產生活區和運輸路線及鄰近敏感點區域均加大了灑水降塵頻次。
總體來看,基本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批復中規定的環境空氣污染控制措施。
②試運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和影響調查
本項目在試運營過程中加強了公路兩側原有綠化林帶的管護,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吸附汽車尾氣及交通揚塵的作用,防止了揚塵對沿線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建設單位在公路兩側種植了適合當地生長的樹種,特別在靠近敏感點路段,增加了種植量。項目運營過程中,公路養護管理部門加強道路路面養護,對運輸散裝物資車輛進行管理,未加蓋篷布禁止上路。本項目收費站內取暖采用電鍋爐進行取暖,對環境影響很小。
4、固體廢棄物影響調查
①施工期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施工機械的機修油污廢棄物及施工營內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間對施工機械的機修油污以及含油污的固體廢棄物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施工營地設置了化糞池和垃圾箱,并及時進行了清理。
總體來看,施工期采取的固體廢物處置措施符合環評及批復要求,未對周邊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②試運營期影響
正式運營后,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收費站內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底泥。根據調查,本項目收費站內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后定期由當地環衛部門運至沿線城鎮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底泥定期清運至指定地點處理。
5、環境管理
項目在建設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環境影響審批手續,有關檔案齊全;在建設中做到了環境保護設施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本項目環保設施運行正常,各種措施按要求實施。公路線兩側植被已得到恢復。環境保護檔案管理嚴格,《環保設備登記表》、《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等技術文件和資料進行了登記造冊并設有專人保管。寧夏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環境管理規章制度,并且落實到公路管理者個人,嚴格執行。
四、調查總結論
寧夏石嘴山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工程在建設過工程中,基本履行了環保“三同時”的要求,工程施工期按照環評及其批復要求,采取了多種措施防止環境污染,試運行期公路沿線生態環境恢復良好,污染防治與控制措施滿足要求,總體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要求,同意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公示期為20個工作日(2020年10月21日-2020年11月17日),公示期間,如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系寧夏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楊巍
聯系電話:18995192008